武汉大学严欢团队Nature发文 首次提出人工设计病毒受体

bjylkjyxgs2周前新闻资讯17
摘要:

10月30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泰康生命医学中心严欢团队,广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以及华盛顿大学David Veesler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在线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customized coronavirus receptors”的研究论文。

严欢团队首次提出“定制化病毒受体(CVR)”的概念,旨在不依赖天然受体的条件下构建易感细胞模型。严欢、石正丽和David Veesler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刘鹏、硕士生黄美玲,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博士后郭华,华盛顿大学Matthew McCallum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受体识别是病毒感染与传播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细胞上的受体分子既是理解病毒入侵机制的核心线索,也是构建感染模型、推动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的基础。然而,天然受体鉴定工作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与滞后性,有些重要病毒的受体鉴定几十年未有突破,严重阻碍了相关病毒学研究的深入推进。面对这一挑战,严欢团队另辟蹊径地提出了“设计人工病毒受体”的新设想,采取类似于“乐高积木”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将完整的受体分解为“病毒结合域(VBD)”与“人工受体框架(ARS)”两部分分别进行设计与优化,最终通过分子嫁接获得定制化病毒受体(Customized coronavirusreceptors,CVR)。

人工病毒受体的设计思路

严欢团队从ACE2受体出发,以新冠病毒为研究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受体功能性的关键因素,开发了一套适用于冠状病毒的人工受体模块化设计方案,并与David Veesler团队合作通过结构生物学手段进一步揭示了人工受体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利用人工受体技术,严欢团队为来自6个不同亚属的12种冠状病毒设计了具有功能性的CVR。通过与石正丽团队合作,CVR感染模型成功实现了HKU5等冠状病毒的分离培养。通过为一些受体未明且缺乏感染模型的病毒设计人工受体,有望突破病毒学研究瓶颈,促进相关病毒感染致病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人工病毒受体的科学与应用价值

据悉,该论文是严欢团队继2022年12月Nature发文后的第二项重大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了武汉大学泰康生命医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21-5

武汉大学严欢教授团队

相关文章

NASA寻求回收月面垃圾的方法 为载人登月做准备

NASA寻求回收月面垃圾的方法 为载人登月做准备

摘要:7月19日消息,阿尔忒弥斯2号载人登月飞船计划明年发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此寻找长期探索月球期间管理废物的可持续解决方案。在NASA的世纪挑战计划(Centennial Chall...

天文学家观测到迄今为止确认距离最近的一对超大质量黑洞

天文学家观测到迄今为止确认距离最近的一对超大质量黑洞

摘要:实际上,在太空中旅行的恒星永远不会相互撞击。类似恒星的太阳的直径与其与下一颗相邻恒星的距离之比约为 1:1000。不过,星系确实会发生碰撞。我们的银河系和邻近的仙女座星系之间的距离是惊人的 22...

科学家为阿拉伯豹制定基因拯救计划

科学家为阿拉伯豹制定基因拯救计划

摘要:对极度濒危的阿拉伯豹的研究表明,将精心挑选、人工饲养的个体重新引入野外,可大大有助于恢复其日益减少的数量,并有助于防止其灭绝。一项关于极度濒危的阿拉伯豹的重要研究的作者建议,释放根据其基因构成精...

重描谷神星:最接近的矮行星被揭示为冰冻的海洋世界

重描谷神星:最接近的矮行星被揭示为冰冻的海洋世界

摘要:谷神星是太阳系中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自 1801 年朱塞佩-皮亚齐发现谷神星以来,天文学家和行星科学家一直对它着迷不已。 谷神星表面因撞击而形成的严重坑洼,让许多人认为这颗小行星/矮行星并不结冰...

冰层之下:驱动南极洲迅速融化的隐流

冰层之下:驱动南极洲迅速融化的隐流

摘要:蜿蜒的洋流对南极冰架的融化起着重要作用,这威胁着海平面的大幅上升。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蜿蜒洋流与洋底之间的相互作用诱发了上升流速...

亚洲最大火箭发动机高模试验台通过考核 中国载人登月就靠它

亚洲最大火箭发动机高模试验台通过考核 中国载人登月就靠它

摘要:9月10日,在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65所铜川试验中心,亚洲最大的火箭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台圆满完成考台。所谓考台,是指在试车台上对发动机进行试验,以验证试车台、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次考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