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现外形令人惊叹的的蓝蚁新物种

bjylkjyxgs4个月前新闻资讯65
摘要:

一个昆虫学家小组在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发现了一种名为Paraparatrechina neela 的珍稀蓝蚁。这一发现是锡昂河谷生物多样性恢复调查的一部分,突出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独特的动物群落,激发了人们对其生态作用和进化特征的兴趣。

New-Blue-Ant-Species.jpg

印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蓝蚁物种--Paraparatrechina neela,为东喜马拉雅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出了有关其生态意义的问题。图片来源:Sahanashree R 编辑

在印度东北部阿鲁纳恰尔邦的英库村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蓝色蚂蚁,它与常见的红色、黑色或棕色蚂蚁完全不同。这个新物种属于稀有的Paraparatrechina属,被命名为Paraparatrechinaneela。在大多数印度语言中,"neela"表示蓝色--这是对这种蚂蚁独特颜色的恰当赞美。

来自班加罗尔阿育王生态与环境研究信托基金(ATREE)的昆虫学家普里亚达桑-达玛-拉詹(Priyadarsanan Dharma Rajan)博士和萨哈纳什里-拉(Sahanashree R)与佛罗里达大学的阿斯瓦伊-普纳特(Aswaj Punnath)合作描述了这一引人注目的新物种。他们对这种蚂蚁的科学描述发表在开放获取期刊《ZooKeys》上。

"一天傍晚,在偏远的银库村陡峭的牛道上探寻一个约 10 英尺高的树洞时,有什么东西在暮色中闪闪发光。在昏暗的光线下,两只昆虫被吸入吸虫器。"研究人员说:"让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后来发现它们是蚂蚁。"

Paraparatrechina-neela.jpg

Paraparatrechina neela.图片来源:Sahanashree R

这只蚂蚁是在阿鲁纳恰尔邦锡安河谷的一次探险中发现的,这次探险是为了在具有百年历史的"阿博尔探险"之后重新调查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最初的阿博尔远征是在印度殖民统治时期,1911-1912 年对当地土著人进行的一次惩罚性军事远征。一支科学考察队也随同军事考察队一起记录了锡昂河谷的自然历史和地理环境。

他的探险队遇到了许多挑战,包括恶劣的地形、艰苦的气候条件和当地部落的抵抗。尽管挑战重重,探险队还是成功探索了锡安河谷的大部分地区并绘制了地图,将他们发现的每一种植物、青蛙、蜥蜴、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和昆虫都编成了目录,这些发现于 1912 年至 1922 年期间在《印度博物馆记录》(Records of the Indian Museum)中分几卷出版。

如今,一个世纪过去了,ATREE 的研究人员团队和 Felis Creations Bangalore 的记录团队开始了一系列探险活动,以“Siang Expedition”为名,重新调查和记录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次探险活动由国家地理学会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探险基金资助。

Siang-Valley.jpg

"坐落在喜马拉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阿鲁纳恰尔邦锡安河谷,展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多样性世界,其中许多地方尚待开发。然而,这种丰富的文化和生态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大坝、高速公路和军事设施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气候变化正在迅速改变着这个山谷。"论文通讯作者 Priyadarsanan Dharma Rajan 说:"这种影响超越了峡谷本身,因为这些山脉不仅在维持其自身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在确保生活在下游的数百万人的福祉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Paraparatrechina-neela-Ant.jpg

Paraparatrechina neela.图片来源:Sahanashree R

Paraparatrechina neela是一种全长不到 2 毫米的小型蚂蚁。除了触角、下颚和腿以外,它的身体主要呈金属蓝色。头部呈近三角形,有一双大眼睛,嘴部(下颚)呈三角形,有五颗牙齿。该物种具有不同于同属其他物种的独特金属蓝色。

蓝色在动物界比较罕见。包括鱼类、青蛙和鸟类在内的各类脊椎动物以及蜘蛛、苍蝇和黄蜂等无脊椎动物都会呈现蓝色。在昆虫中,蓝色通常是由生物光子纳米结构的排列产生的,这种结构会产生结构色,而不是由色素造成的。虽然在蝴蝶、甲虫、蜜蜂和黄蜂等昆虫身上经常可以观察到蓝色,但在蚂蚁身上却相对罕见。在全球已知的 16724 个蚂蚁物种和亚种中,只有少数呈现蓝色或彩虹色。

Paraparatrechina neela的发现丰富了蚂蚁的多样性,代表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而它的蓝色体色则提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它是否有助于交流、伪装或其他生态互动?深入研究这种显眼颜色的演变及其与海拔高度和Paraparatrechina neela的生物学之间的联系,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方向。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相关文章

离子“非牛顿流体”:科学家在电池技术方面有了惊人发现

离子“非牛顿流体”:科学家在电池技术方面有了惊人发现

摘要:从原子层面来看,离子在电池电解液中的流动看似顺畅,实际上却相当复杂。固态电池通过离子在两个电极之间来回移动来储存和释放电荷。从我们通常的角度来看,离子在电池的固态电解质中流动,就像一条平缓的小溪...

NASA"露西"号带来小行星"丁基内什"双卫星的更多细节

NASA"露西"号带来小行星"丁基内什"双卫星的更多细节

摘要: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露西"(Lucy)航天器最近对小行星"丁基内什"(Dinkinesh)的探测不仅凸显了这颗小行星内部的复杂性,还带来了一...

耶鲁研究发现双星系统中的气候温和行星比以前已知的要多

耶鲁研究发现双星系统中的气候温和行星比以前已知的要多

摘要:耶鲁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双星系统中的行星类似于"星球大战"中的Tatooine"一样,由于排列有序,更有可能成为气候友好型行星。对40个系统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四...

人类吃的这样东西让公鱼变性鸟类灭绝 引发动物界大混乱

人类吃的这样东西让公鱼变性鸟类灭绝 引发动物界大混乱

摘要:最近几年,一种神秘现象正在动物界中扩散,你越来越可能遇到以下这些略显“诡异”的场景:河流中的褐鳟变得麻木呆滞,它们成群聚集在排污口下方,魔怔般地等待着“天降甘霖”;遇到捕食者的食蚊鱼本应该静止不...

4500万年前的古青蛙化石颠覆百年科学认知

4500万年前的古青蛙化石颠覆百年科学认知

摘要:古生物学家发现,4500万年前的青蛙化石之所以保存完好,是因为它们的皮肤矿化了,这为它们适应陆地提供了新的视角。爱尔兰科克大学学院(UCC)的古生物学家揭开了一些青蛙化石如何保存其肉质部分的百年...

小行星撞击地球 中国第一次全程跟踪观测

小行星撞击地球 中国第一次全程跟踪观测

摘要: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近日,我国小行星预警监测设备成功对一颗即将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小行星2024 RW1,展开了全程追踪观测。这是我国监测网首次对预警小行星开展接力追踪观测,标志我国小行星防御...